创新服务新模式!三亚选派40名专家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发展

2022-03-17 09:49:32

“最近三亚天气湿冷反常,如果田里不做好排水,给豆角、青瓜追肥肯定会烧根。”3月初,海南省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那受村委会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肖春雷,冒雨站在田埂上给当地农民耐心地讲解。

从事植物保护和瓜菜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已经有近15个年头的肖春雷,原是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一名技术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从去年开始,肖春雷有了个新身份——三亚市专家科技特派员,为全市乡村振兴结对帮扶村和“十三五”时期建档立卡贫困村提供农保技术指导,肖春雷更忙了。

派出制度创新升级

专家科技特派员不定向帮扶+一线科技特派员一对一结对帮扶,是三亚市为加强和规范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管理,精准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创新服务新模式。2021年至今,三亚市共计向35个帮扶村选派40名科技特派员,包括35名一线科技特派员和5名专家科技特派员,专业领域覆盖三亚主要特色农业产业。

有了专家科技特派员的身份,肖春雷要解决的并不仅仅是诊断识别农作物病虫害这么简单,而是要让更多科研成果助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及保护土壤、提升经济效益、提升绿色产品供给等多方面做更多的思考与探索。

蓝神是三亚梅村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代表。这几年,蓝神把从专家和种植大户那里学到的技术本领应用到哈密瓜、火龙果种植上,事业蒸蒸日上,公司规模日益壮大。选择在祖祖辈辈坚守的土地上再次创业的他,更希望能帮助身边更多的村民。2021年,三亚市科工信局发起科技特派员“一对一”结对帮扶行动时,蓝神便积极响应,经过面试审核,成为了村里的一线科技特派员。

合力探索精准服务

“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些年来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提升完善。”三亚市科工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三亚市的科技特派员基本都是从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部门选派,难以做到驻村帮扶,导致无法及时、全面追踪到帮扶对象的技术需求和产业需求。

如何提升新时期科技人员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三亚市尝试将科技特派员选派分为专家型和一线型,形成“分类搭配”的模式。

一线科技特派员主要是在帮扶村中通过竞争筛选机制产生,要求具备一定专业能力和技术特长,且能长期深入帮扶村进行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信息咨询对接和农业科技培训,包括农业科技人员、“候鸟型”专家人才、农业服务咨询人才、农产品销售电商人员、农业生产经营人员、返乡大学毕业生、返乡复转军人、乡土人才、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他们在一线可以快速响应,如遇到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负责收集问题向专家反馈。

专家型科技特派员则是具备较高学历、拥有相关领域专家资源与服务成果、拥有丰富的培训和讲授经验和能力,能面向全市区镇提供服务的高等院校、研究中心技术人才。专家科技特派员与一线科技特派员还可以结对帮扶,共同培养地方技术骨干,弥补一线科技特派员不足的问题。

对此,三亚还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紧紧围绕农业科技和乡村振兴发展,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和政策环境,“真金白银”支持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开拓创新。如正在试运行的《三亚市科技特派员管理暂行办法》,将在科技特派员登记、选派、考核、支持政策等方面进一步突破。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是科技特派员。”专家科技特派员陈燕博士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副教授,对科技特派员如何发挥特长、赋能乡村振兴有着更深层次的思考。“专家科技特派员要敢做专家,做好专家。对生产实践,要‘下得去’、留得住、出成果、能转化,与一线科技特派员一起,做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让广大农民真正得实惠。”陈燕说。

“新模式+实政策下,科技特派员更接地气、更‘有身份’,大家比以前更踏实了,更能助推科技帮扶工作。”陈燕说,更接地气是科技特派员真正了解产业中的迫切需要,而不是“天马行空”地自己“认为”,这让科技帮扶更加“精准”,更加具有针对性且行之有效;更“有身份”是科技特派员开展工作有了稳定政策的支撑,协调资源时说话更有底气,同时也能让科技特派员增强责任心。

陈燕认为,三亚“新模式”使专家科技特派员与一线科技特派员组成了产研合作的流水线合作模式。一线科技特派员是产业的实践者也是情报收集者,专家科技特派员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相关科研,用科学技术指导实践,可以实现共赢。

(记者 王祝华)

标签: 科技特派员 特色农业 技术指导 创新升级

关闭
新闻速递